近日,《中国经贸》杂志刊登威海智慧谷投资运营有限公司党委书记、董事长王利辉署名文章,全面介绍威海经开区智慧谷服务贸易产业园锚定“打造全国一流的产业创新平台”的愿景与目标,积极探索“全链式聚集、全要素支撑、全周期服务、全绿色筑底”的高质量发展路径,努力建设威海“服务贸易标杆区、数字经济引领区、总部经济首席区”的先进经验及典型做法。
在全链式聚集方面,智慧谷秉持产业发展链式思维和集群化思维,加速聚集园区新业态上下游企业,形成产业链、创新链、人才链“三链融合”的产业发展新格局,着力构建创新型产业生态系统。一是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。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,科学谋划,确定服务贸易、数字经济、总部经济三大产业发展方向,针对产业链的痛点、卡点、堵点,集成各类创新资源,实施技术创新、产品创新、商业模式创新等举措,不断提升产业链竞争力和附加值。二是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。加强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,搭建“1+3+N”科技创新平台,重点发展创新型产业和数字经济,突出打造闭环式跨境电商产业生态,已招引以阿里巴巴、雨果跨境等为代表的跨境电商企业140余家,2022年实现跨境电商进出口额86.7亿元,成为园区经济的新增长点。三是围绕产业链创新链完善人才链。打造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,统筹整合企业、科研院所、高校与机构等创新链资源,与人才链有机融合,构建“引、用、育、留”人才体系,坚持市场化引才、平台化用才、专业化育才、服务化留才,聚力打造高端人才聚集地。
ayx爱游戏体育官方网站
在全要素支撑方面,智慧谷探索“管委+公司+园区”运营模式,系统整合土地与空间、产业发展、资金匹配、数据流量等资源,为园区发展提供高能级的全要素平台支撑。一是腾笼换鸟激活土地空间要素。为突破创新型产业发展土地制约问题,威海经开区拿出城区“黄金地段”516亩土地,对原有26家低质低效企业腾笼换鸟,主动放弃50亿元土地出让收入,将园区地块由商住用地调整为创新型工业用地。同时,聘请国内知名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科学规划,致力打造高效集约、功能完备、理念先进的现代化产业园区。二是招大引强海纳产业创新资源。创新体制机制,搭建“123”招商架构,即一个中心(即智慧谷全球招商引智服务中心),两大招商机构,北京、上海、深圳三大联络处,立足园区的区位优势、政策优势、载体优势、平台优势、创新优势等,持续开展产业链招商、平台招商、以商招商、大赛招商等,形成以软银、日立等200余家企业为代表服务贸易产业集群;以微品致远、中数互动等200余家企业为代表的数字经济产业集群;以保利澳瑞凯、威高七福健康、三阳集团等13家企业总部。三是畅通投融渠道,引来源头活水。以招商方式提供绿色金融支持,招引友利银行、中国人保、东海证券、招商银行、邮储银行等地方金融机构总部入驻,打造威海金融一条街。四是驱动数据资源建设智慧园区。应用大数据、物联网、5G、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,结合数字孪生,打造智慧园区管理平台,用三维可视化方式展现资产管理、企业服务、安全管理、数字化运营、人员管理、能效管理、知识产权、文化创意八大板块智慧化应用场景,为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助力添能。预计到2025年底,园区入驻数字经济、平台经济企业数量将突破500家,带动就业逾5000人,企业累计营收超200亿元,累计纳税达到15亿元。
在全周期服务方面,智慧谷坚持“一切服务项目,一切为了企业,一切追求卓越”的服务理念,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。一是打造全周期企业成长载体。园区以智慧谷服务贸易产业园为核心不断向周边辐射,打造了科创孵化园、众科创新工业园、智能制造产业园等园区载体,构建“创业苗圃+孵化器+加速器+产业园”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。二是健全“六个一”服务机制。搭建一个“慧更好”企业服务中心,建立一套园区工作专班,建立一套党员联系企业分包机制,每半年召开一次企业家座谈会,每半年举办一次安全环保专业培训,提升企业的综合安全管理能力,每年开展一次企业评先创优表彰。秉持“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”,创新打造全省首个园区综合法治服务区——智慧谷法治服务区,总面积14000余平方米,持续推进法治园区建设。三是实施资源整合服务行动。针对企业关心关注的政策、降本增效、专业岗位人才、发展资金等,园区统筹整合各类资源,为企业发展提供精准化、具体化服务。四是打造品牌行动活动载体。积极承办中国创业大赛威海选拔赛、中韩创新大赛、中韩品牌出海产业峰会、数字贸易圆桌峰会、威海市创业投资大会等大型活动,形成了智慧谷特有的活动品牌,帮助企业对接资源的同时也促进了一批优质项目入驻园区。
在全绿色筑底方面,智慧谷认真贯彻落实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要求,在保护环境、节能减排的前提下,建立一套完整的产业链,实现资源高效、循环利用助推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。一是树牢绿色发展底线思维。坚决扛牢生态环保发展责任,深入实施绿色低碳园区行动,实现入驻项目零污染,打造智慧生态谷。二是强化绿色能源应用。遵循经济、清洁、安全原则,从园区地理区划、自然资源、关键技术设备、基础设施建设等不同维度,加强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的统筹规划,合理配置园区清洁能源、电力、暖通空调等主要负荷的调峰设施,科学比选和采用太阳能等新能源技术设备参与调峰,保障能源供应的可靠性。三是大力发展低碳产业。按照园区创新型产业发展方向,加快发展跨境电商、大健康、新一代信息技术、新能源、新材料、海洋经济等低碳高附加值细分产业,并打造闭环产业生态,为入驻企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新动能。四是完善绿色发展的规则规制。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、金融、投资、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,完善园区管理办法,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,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。
园区实践成效显著,截至目前,园区总人数达到3346人,其中国内外顶尖人才2人,国家级领军人才11人,省级领军人才11人,市级领军人才8人;已入驻优质项目492个,其中500强13个,上市公司21个,大院大所3个;已培育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35家,高新技术企业65家,省级瞪羚企业2家,市级以上“专精特新”企业29家。2022年产值突破40亿元,亩均产值突破3000万元,亩均税收突破200万元。先后获评国家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、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、省级示范数字经济园区、省级创业创新示范综合体、省级双创示范基地、省级虚拟现实公共应用体验中心。
近几年,智慧谷服务贸易产业园始终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方面先行先试,成功入选国务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经验和第二批“最佳实践案例”。此次智慧谷公司党委书记、董事长王利辉围绕探索“四全”高质量发展路径,打造创新型经济标杆园区的阐述,是智慧谷产业园对服务贸易、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又一次积极探索,得到《中国经贸》杂志的认可。《中国经贸》杂志是国家商务部主管、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企业协会主办、中国经贸杂志社承办的国家级经济期刊,以国际贸易、双向投资和经济技术合作交流为主导内容,文章的刊登彰显了智慧谷服务贸易产业园的辐射力和影响力。